人们常说,安居才能乐业。“安居”这个看似简单平常的字眼,却是万余名生活在黄河滩区的居民多年来的心结。囿于地理环境的限制,黄河滩区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贫困发生率高。每当汛期来临,洪水聚集,河槽抬高,严重威胁滩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居民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梁山,是山东省济宁市唯一一个黄河滩区县,滩区面积43.4平方公里,内有22个行政村、20000多人。从前的滩区泥沙沉积,洪水频发,生产生活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滞后,“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成为滩区人民普遍的苦难记忆。滩区群众普遍面临着“住房难、行路难、浇地难、吃水难、上学难”众多难题,但最难的还是住房问题。
为帮助滩区群众改善窘迫困顿的生活环境,助力迁建居民搬进高品质的房子,享受高质量的生活,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小康目标,作为建筑央企的中国十七冶集团,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顺应人民群众的期盼,投身于梁山县黄河滩区脱贫与迁建民生工程这一承载滩区百姓“安居梦”“致富梦”的重大项目建设中,彰显央企使命与担当。
作为脱贫迁建重大工程、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国十七冶承建的梁山县黄河滩区脱贫与迁建民生工程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小路口镇,涉及12个行政自然村的搬迁,建成后能够容纳约11350名群众入住。建成后的小区,包含住宅及配套公建,幼儿园、小学能满足小区居民子女上学;社区服务中心包括办公用房、书法室、美术室、乒乓球室、台球室、健身房、棋牌室等主要功能;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主要功能为老年公寓及服务用房,包括医务室、配餐间、公共活动室、消毒室、病房等;商业楼满足小区内商业配套;农贸市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新建起的社区,村庄将旧貌换新颜,村民得到搬迁安置,也将为这个凝聚着黄河历史文化的老区续写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目前,黄河滩区脱贫与迁建这一民生工程的轮廓正渐渐展露出来,封顶楼栋达224栋,并全面进入装饰装修阶段,工地上一番热烈的大干景象,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滩区人民“住新房、搬新家”的梦想指日可待。众多十七冶人正投身滩区民众谋脱贫、谋幸福的大潮,全力以赴推进黄河滩区脱贫与迁建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滩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拼进度,惠民生,领导班子齐上阵
为保证顺利交房,让滩区居民尽快过上便捷幸福的生活,十七冶山东分公司常务副经理胡德帅把办公地点设在了工地现场,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组织力量,倒排工期节点。他每天都要到现场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具体到安排机械设备、人员配置、材料模板的调配,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把主要负责人、协同单位叫到现场处理解决。“每加快处理一个问题,就能让工程进度加快一点,滩区人民就离美好新生活更近一点,搬迁居民就能早一点入住新房”,这是胡德帅源自心底的力量源泉。
“胡经理来了以后,每天的步数都在三万步以上,给大家树立了榜样,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让我们觉得再苦再累也没什么了”,十七冶梁山地区项目部党支部书记介绍说。
为加快滩区人民脱贫致富的脚步,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项目部还成立了专项问题解决小组,以项目经理王峰为组长,项目部领导班子成员为组员,专项问题专人负责,一项一项解决,一茬一茬推进。项目部员工牺牲休息时间,每晚召开进度推进会,确保当日节点当日完成,对于影响第二天进度的问题当晚协调清楚,确保第二天正常施工;项目团队几乎每晚都要忙到十点半以后。今年以来,黄河滩区项目先后掀起了两个“大干100天”建设高潮,工程进度大步向前。
为家乡,为梦想,黄河岸边共奋进
十七冶人常说,自己有两个家,一个是远方妻儿父母相守温馨的家,另一个是热火朝天的繁忙工地。对于工程部同样来自贫困县的甘肃小伙儿王斌来说,黄河滩是他的第一个项目,也是他第二个家乡,他将脱贫致富的希望播种在黄河岸边,将建设家园振兴家乡的梦想寄托在这里,把激扬的青春印刻在这片土地上。
“叮铃铃”“叮铃铃”随着一声声清脆的手机铃声,王斌从睡梦中醒来,每天早上六点接到处理现场突发状况的电话早已习以为常。“工程部的小伙子们忙起来一天甚至能接打上百个电话,给他们打电话经常都是占线的状态,人也每天在跑现场,有时候想找到他们都有点困难。”项目部办公室主任刘伟这样说道。
王斌负责30多栋楼的施工管理,由于参建单位多,交叉作业多,协调事宜杂,工作难度很大,是个不小的挑战。项目总工吴福宝还总是开玩笑地对工程部的小伙子们讲:“你们这十几个小伙子,别看有的才毕业两三年,每个人都是一个‘小项目经理’”。
当夜色笼罩大地,项目工作依旧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压路机、挖掘机、起吊机的作业声此起彼伏,施工场面热火朝天,整个现场到处都是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忙碌的身影,各项工作加班加点地进行。当然,王斌奔忙的身影也在其中,他打着手电筒逐一排查可能存在的工程问题,减少质量缺陷、排除安全隐患、推进未完工序。像王斌这样的工程部十几个年轻人夜以继日地为滩区人民谋幸福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对于很多十七冶人来说,在工地的时间远比在家的时间长,对于他们来说,回家是用“回”,回工作地也是用“回”,而不是“去”。对于十七冶黄河滩项目部的人而言,或许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但是多了一份干事业的劲头,多了一份对扶贫事业的担当!
为住户,为村民,用心用情助扶贫
匠心匠造精品民生工程,让群众享受高品质的生活,享受时代发展带来的红利,是中国十七冶集团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也是十七冶黄河滩区项目部的努力方向。项目部全体成员积极参与,用心、用情参与扶贫,每一个人都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滩区人民早日住上新家贡献光和热,全力以赴投身滩区脱贫致富工作。
2018年入职的技术质量部小伙儿杨俊岭,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在乡村扶贫的道路上。他为人热情开朗,积极为住户提供服务,与村民直接沟通协调,对村民反映的问题当天记录当天进行整改,热心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
杨俊岭负责刘灿东村17栋多层、1栋小高层共430多户的交房任务,白天为了交房四处奔走,晚上盯在施工现场,常常加班到凌晨12点,有时候通宵达旦地工作,白天睡两三个小时又继续忙碌。为确保每个住户都能顺利拿到钥匙,防止遗漏,杨俊岭下决心自始至终当好这个钥匙“管家”。在他的努力下,房子一套一套的交,钥匙一户一户的给,平均每天交房近五十户。
这里的搬迁村民大部分都上了年纪,住惯了家里的老平房,拿到钥匙不会开锁,小杨就亲自“上门服务”,帮村民挨个开锁,并手把手教他们如何使用。进入新家后,新式的厨房、卫生间的设备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小杨也是耐心教他们怎么使用,直到他们熟练掌握为止。有时村民遇到问题了,无论多晚都是随叫随到,毫无怨言。那四百三十多串看似普通平常的钥匙,承载着滩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这份期盼感染了杨俊岭,激励他更加努力更加认真细致地做好工作。
走进十七冶梁山县黄河滩区脱贫与迁建民生工程项目部会议室,电子屏打了这么一行字:“苦干实干拼命干,坚决打赢滩区迁建攻坚战”,这是项目部全体立下的“军令状”,更是对扶贫事业的一份真心承诺。
千年黄河滩,万余群众安。十七冶参与到脱贫迁建重大工程建设,滩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崭新宽敞的柏油路铺展开来,居民可以方便快捷地买到生活用品和新鲜食材,喝到纯净的饮用水,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住新房、展笑颜,喜悦写满群众的脸庞。
梁山县黄河滩区脱贫与迁建民生工程建设承载着滩区群众住新家、换新居的企盼,肩负着助力滩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使命,十七冶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做好脱贫攻坚答卷,以“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朴实厚重的中冶精神,聚焦滩区民生改善,贡献央企力量,彰显责任担当,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助力梁山县黄河滩区人民早日过上幸福生活。